找到相关内容109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善恶念能改命:对福德加减乘除

      对于邪淫的意乐(意乐,包含“想”、“动机”和“烦恼”三方面意思——编者),有人会觉得:心里想一想没有罪吧!实际上邪念一动,就是罪业。下面看《感应篇例证》中的例子:   贵溪有位书生叫宋不吝,十五岁时入学,才学出众,但是屡次考试不中,他想自己一生没作过大恶事,为什么这样潦倒,就请张真人代写一篇表章,看一下天榜。这位张真人能上天,他到天门时,听神说:“这人本应有功名,因与婶子私通,所以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|命运|邪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0728508695.html
  • 净宗法师答:怎样是念佛信愿具足,怎样是信愿不具足?

      问:怎样是念佛信愿具足,怎样是信愿不具足?   净宗法师答:信:“我罪虽深,但只要念佛,弥陀决定救得了我。”即是信具足。“此生非往生极乐不可”即是愿具足。   如果认为:“我有某功德、某善行,所以念佛能得弥陀救度;如果没有善行功德,虽念佛也不能得救。”或者认为:“我有罪过,虽念佛也怕不能得救;如果没有罪,...

    净宗法师

    阿弥陀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8/14184313490.html
  • “素”之抉择及应有之心态[系列]

    上师。待自己成佛之时,自然一切明了。预祝众生早日成佛,记离忧恼!  1、金刚上师诺那呼图克图法语摘录:  若说吃荦有罪,试问吃素者能否不吃饭喝水?既须吃饭喝水,则一米之来,既劳人畜之力,又耕死寄生在...,固是有罪,要时常发惭愧心;吃素亦是有罪,亦要时时发惭愧心。如吃素者,存个我吃素无罪,汝吃荦有罪之心,则无量罪业即隐伏于此傲慢心中。  [道友:我的老师也一直告诫,吃素之人若心存傲慢或鄙视吃荦之人,或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3220414425.html
  • 牙签虽小,不予不取

    元,我用几根牙签也有罪呀?” “是啊,牙签是免费提供给客人就餐时使用的,你就是一次吃饭花一、二百元,也不可以随便多拿牙签带回去使用,除非你和服务员打过招呼。不打招呼就拿走,虽不属偷窃,却是贪心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7340716491.html
  • 百岁尼姑入极热地狱救母度罪众

    天子:“在地狱中,除有罪者之外,积善事者极少,这位尼姑是从哪里来的?出于什么氏族?”   俱生天子说:“她来自哲姜地区的桑保仓家族,父亲叫觉觉达瓦,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;母亲叫阿吉达瓦桑姆。她的外祖父...

    朝苏嘉色·多吉东登仁波切

    |绿度母|地狱|轮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20091324135.html
  • 佛陀如何形容后世的人

    ,他们不会追求不必要的、过度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。“过度”就是超出需要,今日世界之所以混乱、艰苦和动荡不安,就是因为人们追求过度的享乐。 基督教的《圣经》说,一个人如果追求过度的享乐就是“有罪”,...

    佛使尊者讲/郑振煌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2645059.html
  • 佛教的根本教条是甚么

    犯戒,结果纵然没有破戒,还是有罪;如果女人遭受了恶人的强暴,只要女的不感受淫欲的快乐,虽被奸污了, 也不算犯戒,仍然是清净。犯戒,一定要心、境、事三者的相应相成,才得破戒的正罪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0745332.html
  • 忏悔

    进行忏悔所犯过失,“有罪当忏悔,忏悔则安乐。”但在家众受持五戒,甚至受持入关斋戒(过一日一夜出家生活),犯了戒又如何忏悔呢?经律中有记载一些在家人向佛陀或比丘忏悔的例子,而似乎没有受持戒法犯戒如法纤悔的...

    张慈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4847383.html
  • 净化人心

    程度,才能有效的、根本的改善治安。这里提出三点作为净化人心的建言:一、分别善恶。对有罪、无罪,应亲近、不应亲近,卑劣法、优胜法,污秽法、白净法等,都能一一分辨,不含糊地选择善法,如此生活就能远离犯规、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3248834.html
  • “结夏安居”浅释

    ,以防离心散乱,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功夫,是养深积厚,自我潜心的修行。  安居结束时,应作自恣、解界、结界、受功德衣等四事。于安居圆满后,大众反省安居中的行为,若有罪时则自宣己罪,相互忏悔,称为“自恣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4655167.html